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~微笑高棉的經典肖像~

從遠處望去,百因廟看起來不過像是一座碎石山..
真正走進(近),才能體會它的偉大之處..
百因廟即使跟同時期的建築品做比較,仍然屬於獨一無二的曠世傑作..
它是闍耶跋摩七世創作才華和自我膨脹的典型體現..
但它確切的功用和象徵意義仍然成謎..
最經典的是54座哥德式寶塔..
如同城門外的54座神像、惡魔一樣..
本地人認為,54代表著吳哥王國的54個省份..
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態各異、面帶微笑的佛像..
據說這些神像與闍耶跋摩七世都有神似之處..
它們從各個角落俯視著人間,暗示著君王的絕對權利、控制與仁慈..
也象徵著即使是帝國最偏遠的地區也在國王的控制之下..
目前還保留完好的約30幾個..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越靠越近,才越能感受到它的價值所在~

百因廟的主體部分只有三層..
由於闍耶跋摩七世在晚年才開始修建這座寺廟..
他對於最終是否能完成並沒有信心..
每完成一個部份,才開始進行下一階段的建設..
建築的前兩層裝飾著淺浮雕,第三層是圓形的..
從這裡可以看到石塔及石塔上的頭像..

根據導遊告訴我們,百因廟的基地,本來是一座印度教的宮殿..
但因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,這座寺廟融合印度教和佛教..
他希望把它建造成融合印度教和佛教..
不管哪種信仰的人都能夠前來參拜的一座寺廟..

繼位的闍耶跋摩八世則篤信印度教..
因此他將許多佛像的雕刻拆掉,在基座上安裝代表陽具的林迦神..
但因為工人的反抗,仍有許多佛教的痕跡保留下來..


~中心塔為國王,旁邊八個塔為大官~         ~四處錯落有致的頭像~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,第一張很有意思吧~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表情各各不同的頭像~

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浮雕,就等待二訪百因廟時,再來好好的說一下囉..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carg 的頭像
    ecarg

    蒙太奇的素直

    eca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